地久天长剧情(《地久天长》是什么样的悲惨故事)
耀军和丽云在失去独子刘星和工作之后,选择远走他乡,既为逃避,也为谋生。
他们去过海南,最终在一个连当地话都听不懂的海边小镇扎根,试图与过往彻底断绝。
用耀军的话来形容,""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我们有我们的生活。""
耀军与丽云
耀军和丽云收养了一个孩子,改名刘星,试图弥补丧失独子之后,夫妻俩心灵中巨大的空洞。
这也是许多失独家庭,无奈之下的现实选择。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叛逆,耀军和丽云发现,这个养育几年的孩子,终归无法代替他们的亲生儿子刘星。
他们无法欺骗自己。
在一次次家庭冲突过后,耀军和丽云终于放手了。
他们把孩子的身份证又改回他的原名,任由他同其他狐朋狗友一起追逐自由。
他们放走了这个不是刘星的刘星,也彻底放走了内心最后的一丝寄托。
从此,身似浮萍、心如死灰。
影片采取一种碎片式的叙事结构,剧情不是线性的,而是在无数不同时空的不同场景中切换。
而场景与场景之间,没有过度,没有文字的说明,就那么从10年前的一个微小场景,直接切换到另一个10年后的微小场景之中。
前一秒钟,还是浩浩对老年耀军和丽云诉说,下一秒,便切换到20年前耀军对前来赔罪的英明大喊""人活着,就不能说出来""。
前一秒,还是远走南方的耀军,抱着服药的丽云奔向医院,下一秒,就是长大成年当了医生的浩浩,在医院观看母亲海燕的脑部CT片。
前一秒,还是80年代耀军两家人在筒子楼聚餐欢笑,下一秒,就是丽云倚靠行驶在南方海边的货车上,闭目无语。
时而无奈,时而坚强;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时而沉默,时而惊慌。
模糊了时间的概念,从一个生活场景直接过度到另一个生活场景,观众就这样被导演一直摁在灰尘满地的生活里,无法畅快地呼吸。
难怪有观众观影后的评价就两个字:""憋屈""。
我需要耐心地捡拾起一片片的碎片,在3个小时的长度里,逐渐拼凑出这个故事的全貌。
并在拼凑的过程中,逐渐感受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苍凉。
这种情绪和时空的交错替换,令我也始终处于一种难以调和的复杂情绪之中。
我仿佛漂浮在历史的上空,俯瞰着尘世间两家人长达30多年的悲欢,凭空增添了一种沧海桑田的漂泊感。
当年强迫丽云去做引产手术这件事,成为长久压迫在海燕心头的巨石,30多年来,压得她喘不过气。
海燕
当她重病弥留之际,唯一的心愿,就是再见一次多年未见的丽云夫妇。
海燕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对同样已经苍老的丽云说:""我们有钱了,你可以生啦!""
横亘在两家人心中的壁垒,起始于孩子,也应终结于孩子。
在母亲海燕的葬礼之后,已经长大的沈浩,下定了决心,他要面对自己当年的干爸干妈,说出埋藏在心中20年的那个秘密。
成年沈浩和父亲沈英明
而这个秘密,偏偏又是干爸干妈要求他的父母再也不要提起的。
从童年伙伴刘星去世的那一天,这个秘密,便在沈浩幼小的心中种下了一棵树。
沈浩长大,那棵树也长大,在20年后,那棵树终于要穿透沈浩的身体,蓬勃而出了。
斯人已逝,已经毫无意义。
但是,正因为年轻一代的决断与勇气,才终于化解掉老一辈人心中,那封冻多年的陈冰。
影片结尾,当苍老的耀军和丽云,怀抱着沈浩新生的儿子时。
那一刻,天高云淡,那一刻,生命就此延续,生命重拾意义。
耀军和丽云,此生再无牵挂。
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对个体私密的精神领域,产生着冲击和改变。
耀军和丽云之所以离开故土,远走他乡,就是因为他们的根没有了。
人的根,有两个。一个是维持生命的职业,另一个便是延续生命的后代。
当这两个根都被斩断时,他们便再也无法在故土停留。
只能随着时代的大潮,随波逐流。
漂泊,其实是这40年,贯穿所有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关键词。
耀军和丽云远走他乡、工友新建与美玉南下淘金、英明的妹妹茉莉赴美留学、养子“刘星”跟着狐朋狗友追寻自由。
中国人在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中,为了梦想,为了谋生,为了自由。
在大地之上,南北迁徙、四海漂泊。
这种漂泊感,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这是一种在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之下的迷惘感,是一种生活环境剧烈动荡之下心无所属的彷徨感,更是一种失去精神家园之后的流浪感。
影片最为触动人心的一幕,就是20年后,双鬓染霜的耀军和丽云,重回故乡,为独子刘星扫墓。
当行动踯躅的两位老人,费力地弯腰拔取儿子坟头周围的杂草时;当夫妻俩一左一右坐在儿子的墓碑旁,喝着扫墓时带的酒,吃着扫墓时带的桔子时;当他们遥望山脚下高楼耸立的新城市时。
这对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夫妻,内心无语,满腹苍凉。
影片取名《地久天长》,或许正是这种漂泊感的映衬之下,中国人内心对于寻求稳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