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不期而至》热播之际,观众们对于剧中音乐的讨论也逐渐成为网络上的一道亮丽风景。随着配乐人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网友们对这位“宿命感般旋律”的创作者——陈筱舒产生了浓厚兴趣。
陈筱舒曾在伯克利电影配乐系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配乐专业学习,这份学历背景让她在好莱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那里,她参与制作了一部名为《玉蝴蝶》的短片,该作品获得亚洲电影人电影节最佳原创电影提名,这是她的第一步踏入国际舞台。
不过,在回国发展之前,陈筱舒并没有选择将自己的才华仅限于国内,而是选择跨越海洋,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中国。她希望能够为本土影视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希望能将好的工作模式带给中国,使其与国际接轨。
谈及最近开播的《不期而至》,陈筱舒表示:“这个剧集有很多段落,我们都用了电影的对点写法。国内电视剧集数相对国外更长,所以音乐量很大。”她还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主题曲来引导整个剧情,“我们第一次交给导演的是配乐的主题。”
对于网友称赞她在《东北虎》中的作品,特别是在鹤岗城市氛围方面,她表示:“可能因为我也是东北人,所以跟导演沟通时很顺利地就能理解彼此。” 她强调,每一段配乐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是经过反复讨论修改结果。
回顾起学生时代开始接触到电影配乐,那时候她只是一个缺乏理性、感性十足的人,但那次偶然间听到的埃尼奥·莫里康内和久石让的声音,让她爱上了这一职业。而后,她毅然决定参加伯克利音乐学院面试考试,从纽约辗转到波士顿开始专门学习映画配置作。
关于参与第一部完整作品——默剧电影《The Last Laugh》,她分享说:“那个时候,我完全没有指挥经验,所以第一次排练的时候,我紧张的手都不听使唤。但那一刻,我觉得特别神奇,就像指挥的人都会魔法。我也爱上了指挥,从此之后我所有的电影音乐录制都是由自己来指挥。”
回到国内后,虽然流程会比好莱坞更加自由,但是这也意味着每一步都需要更多的小心翼翼和精细处理。因此,对于未来,陈筱舒希望能找到一种既保持工业化流程又充分发挥开放性的方式,以便为中国影视行业找到更好的道路。她认为,“工业化流程按部就班,同时开放性创作自由发挥,为中国影视找一条更好的路”。
总结来说,《不期而至》的成功证明了陳筸硕对于文艺与商业作品双重把握能力,而她的个人经历则展示了一位艺术家如何从一个胡乱弹琴的小孩成长为今天这位拥有多个国际奖项提名的大师级别人物。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回国,她始终以真诚的心去完成每一次创作,即使是在忙碌繁忙的时候,也依旧保持着初心,用自己的声音讲述故事,为观众带去最纯粹的情感体验。这就是陳 筺硕 —— 一个真正把艺术当做生命追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