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六部电影中,《人潮汹涌》最为惨淡。它的票房一路垫底,目前仅刚过亿。许多观众在后台告知我们说:附近没有排片。粉丝们在后台留言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遗憾。
刘德华、肖央和万茜主演的《无名之辈》的导演饶晓志的新作,在市场上似乎并不受欢迎,让人感到有些不解。在微博上,导演饶晓志甚至求排片……我实在想出来说两句。
《人潮汹涌》的海报展现了一幅皂滑弄人的场景。这确实是我春节档最期待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毕竟,导演饶晓志的上一部作品——《无名之辈》——是2018年我最爱的影片。
但我也拿不准,让饶晓志拍一部春节档——一个导演以其深沉而黑暗的情感风格著称,他会拍成什么样?进了影院,这个问题很快就被答案给回答了。当我看完整个春节档6部电影,我才发现《人潮汹涌》的松弛观影感受多么难得,对于喜剧来说,比什么都强。
故事简单,一匹大灰狼与一只小白兔互换人生、彼此救赎。这是一个荒诞喜剧,一部氛围大于逻辑的大作,它让我放松坐在椅子上,两个小时一点也不难熬,大笑着看完整部影片。
周全用连捅数刀的手法“杀”了一个人,这一幕被角落的人拍下,中期揭晓,是一出戏中戏。此外,还有结尾小孩的一句“咔”,影片戛然而止,留有不少余味。一出一出,都环环相扣。在自己没意识到的时候,我不再觉得电影老套,而着实入戏了。
巧妙之处,在于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就像是听一首探戈乐曲,即使不会跳探戈,但每一次波动都令人意外愉快地跟着甩头。讲喜剧,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节奏,松弛地展开,这是导演功力的所在。饶晓志确实做得还不错。
虽然说《人潮汹涌》没有《无名之辈》那么深刻,只是一种头脑空空的快乐,但却在整个氛围传达上,更喜庆更完整。配乐使用频繁,大量经典背景音乐及穿插原创插曲,不仅作为笑果担当,也为氛围感加分。而一些本土笑话,如上海垃圾分类梗,“你是什么垃圾啊”,重庆火锅梗“鸳鸯锅是我们对外地朋友最大的尊重”,以及四川方言翻译等,都踩到了现场观众们的心坎,一落地基本都响应良好。如果细抓《人潮汹涌》的逻辑,其实漏洞很多,但导演所给予的松弛气氛,使人们忽略掉这些缺点。一旦记住从电影院走出的那份快乐,那内心就有答案:紧凑幽默、态度松弛,对于喜剧来说,比任何事物都强。那就是这个电影带来的额外赠品值回票价,并且附带礼物价值也不菲。
除了主要情节,《人潮汹涌》还有隐性主线,就是“演戏”。片中藏匿许多致敬经典电影的小彩蛋,即使未能发现也没关系,不影响主线。但如果观众没能发现,那或许真的可惜,最开心应该是刘德华的粉丝。他在其中的一个镜头里骑摩托车,与吴倩莲一起回忆旧时光;还有他背后的女友变成了肖央,以及他拥抱郭帆并感谢他对中国電影做出的贡献等多个瞬间,都让观看者怀念过去和现实中的某些场景与人物。而这些梗,或搞笑或深情,或回忆杀或回应现实,与故事融合得非常自然。此外,还有一些自恋式插曲,如陈小萌家里的话剧剧本就是导 演代表作 《你好 打劫》,晖姐唱歌的是另一个作品主题曲等,以至于一些专业人员如流浪地球和刺杀小说家的团队成员惊喜客串,也让这种文艺打造显得更加独特和精致。不管怎样,《人潮汹涌》通过这样的方式试图提炼自身想要表达的人生核心,并引向独立叙事重心,却仍然面临如何从杂烩式荟萃中提炼内核的问题。当女主问周全准备好了迎接失忆前的自己时,他回答:“再不堪那也是我啊。”当周全询问女主感情生活时,她回答:“就差一点点。”通过这几句话,无比坚定的台词,或许已经将故事想要传递的人生意义传递给了观众——即便遗憾总是在“就差一点点”,但还是要勇敢面对,因为“再不堪那也是我啊”。
尽管如此,《人潮汹涵》的票房依旧显著低迷,这让我感到有些忿怒。这并非质量问题,只不过,它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吸引足够多的人去观看。我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这类题材下的改进版本,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这样的话,或许可以真正证明它比其他几个同期竞争者的水平高一步,从而赢得更多观众的心,为其增添荣耀。不过现在看来,它只是因为市场因素而遭遇失败,所以尽管它不是完全不可取,但对于这一部分失望的情绪来说,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这么认为。在豆瓣评分方面,看起来情况并不太佳,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将越发明显,所以即使大家现在还保持谦虚,我们不能忽视那些潜藏的问题,并希望它们不要影响到该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刻,让我们静待未来是否会出现转机信号,有助于改变当前的情况,使其成为一种正面的趋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目标,而不是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