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六部电影中,《人潮汹涌》最惨,票房一路垫底,但目前刚过亿。存在感弱到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部电影,一些观众在后台告知我们说:附近没有排片。
粉丝在后台的留言表达了对《无名之辈》的导演饶晓志新作的支持和期待。但是,《人潮汹涌》要是一部烂片,垫底就是它活该,但它除了片名太普通,内容真的不烂,甚至是一部不错的喜剧电影。
如今看到它票房栽了一个大跟头,我实在想出来说两句。《人潮汹涌》确实是我春节档最期待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毕竟导演的上一部作品,是我在2018年最爱的影片《无名之辈》。
但是我也拿不准,让饶晓志拍一部春节档——导演底色这么暗黑,电影却必须喜庆大红——他会拍成什么样?进了影院,电影前三十分钟“摔伤失忆”“互换人生”的情节有些老套,但后面大半段,就完全是松弛的。这是一出荒诞喜剧,一部氛围大于逻辑的电影,它令我放松坐在椅子上,两个小时一点也不难熬,大笑着看完整部影片。
故事不复杂,只是在一个买凶杀人的开场之后,用大量戏中戏来维持这一股独特气质。在自己没意识到的时候,我不再觉得电影老套,而着实入戏了。巧妙之处,还在于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就像是听一首探戈乐曲,即使不会跳探戈,但一波一波令人意外愉快的声音来袭,也跟着甩了头。
讲喜剧,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节奏,使其松弛地展开,这是导演功力所在。虽然说《人潮汹涌》没有《无名之辈》的深刻,只是一种头脑空空的心灵快乐,但是却在整个氛围传达上,更喜庆、更完整。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漏洞很多,这种松弛气氛,有时候让人们忘记了这些缺点。
如果细抓逻辑,其实漏洞很多,但这种松弛气氛,即使让你忘记了一切缺点,你仍然能从这次观看中获得满足感。而且,对于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比什么都强。如果能够记住离开影院时那种快乐,那就已经足够证明这是值得观看的一次体验。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致敬经典電影的小彩蛋,为观众带来了额外惊喜和欢笑。不过,由于这些彩蛋并未成为主线中的关键部分,因此可能被一些观众忽略或遗漏,从而影响整体体验效果。此外,将这些小心思融入每个角色和情境,使得每一次回忆与现实交织产生共鸣,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不仅如此,它还为那些想要追求更多关于中国文化元素的人提供了一些特别优雅的情景,比如晖姐那位唱歌卖菜的大姐,以及火锅店女老板那份善良又粗野的一面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物似乎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射出同一种生活态度—对于过去错过的事物总是抱有一丝遗憾,同时坚定地向未来迈进,因为即便无法改变往昔,也要勇敢地面对现在,并且继续努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尽管《人潮汹涌》的表现并不完美,但是它依旧通过自身独特风格和主题深刻ness成功打动了一批批观众,并因此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宝贵收获之一。此外,由于这种类型的问题性质较为特殊,所以尽管票房成绩并非最佳,却依然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他们愿意以极大的热情去分享他们对于本作的情感以及对此类题材进行讨论和交流。不管如何评价,《人潮汹涌》作为春季档期里的佳作,无疑给予我们许多新的思考与启发,同时也展示出了中国当代娱乐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天若有情》,刘德华骑摩托车经过市中心,与吴倩莲一起微笑; 《无间道》,刘sir附身华哥,他背后的世界充满秘密; 《流浪地球》,郭帆导演拥抱周全,“感谢你为中国梦做出的贡献”,“我会在最后鸣谢你”。这些画面仿佛穿越时空,把一切连接起来,让我们的内心深处发出共鸣。
这些梗,或搞笑或深情,或回忆杀或回应现实,与故事紧密相连。大胆、自信、幽默,这正是这段旅程需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而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将发现真正重要的是不是那些显眼的地方,而是在那些隐蔽角落里捕捉到的瞬间,那些简单而真挚的情感,是不是它们才真正触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
所以,当别人口口声声提起某个经典或者某个名字,我们可以微笑着摇摇头,说:“哦,那只是我们共同创造的一个故事。”同时,我们也许会突然想到,如果世上的每个人都能像我们这样,看待事物的话,那么世界岂不是更加精彩?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个人似乎都成了来自不同方向的人们,他们携手前行,不问方向,只知道一步步走下去。当所有事情结束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开始点上了。那时候,你会明白,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生命就是由这样的转变组成。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地方感觉有点拙劣,有一些地方感觉有点牵强附会。但总体来说,这样的尝试还是很值得赞赏。一方面,它展现了一种勇气、一种敢于尝试、新颖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国产新作价值认知,加速国产优秀作品普及速度,为行业注入活力。我相信,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这样的精品出现,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多不可预测但绝对惊艳的事情发生。你只需静静地看着,如同看着星星一样,然后慢慢地说:“接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