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乡村讲述中国乡村艺术振兴故事展现乡建艺术家人物群像

从质疑观望的乡村村民,到极富创造力的“乡建艺术家”,是什么力量让改变悄然发生?

手工艺馆、美术馆、酒吧……当这些看似与乡村关系不大的场所开始一个个落成,在浙江东南沿海的小乡村里,艺术正在为中国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点亮一条崭新的道路。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美丽乡村,美美与共。昨晚,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宁波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浙江卫视蔚蓝工作室承制的纪录片《美美乡村》第一集《村里来了艺术家》,在浙江卫视正式播出。从一场“艺术家驻村”试验开始,这个用艺术改造乡村、振兴乡村的故事一经播出,便引发了观众的关注与讨论:“乡建艺术家的概念太赞了,有艺术加持的乡村改造美得与众不同,原来艺术并不是遥不可及。”

村里来了艺术家,小乡村融入艺术后的大转变

2019年,人民大学艺术教授带领团队来到浙江东南沿海的一个小乡村,开启了这场名为“艺术家驻村”的试验,这里成为了“艺术振兴乡村”的第一块试验田。

试验的开始并不顺利,在村民的眼里“艺术”与“乡村”就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村民的质疑与观望让传播理论知识的课堂显得格外冷清。显然,停留在理论传播的艺术不会有实际效应,一筐土一担石地“干实事”才能带领村民一起“动起来”。性格倔强但有想法有能力的葛德土受到启发,用捡来的贝壳制作盆景,成为了村中有名的艺术家;已经将缝纫技术搁置多年的袁小仙,也在艺术驻村后重拾针线,创办了粉小仙手工艺馆;葛品高就地取材,在村里开起了第一家酒吧,独具艺术气息的“仙人掌酒吧”如今成为了年轻人从外地回乡团聚必来打卡的“根据地”……

被艺术唤醒的小乡村,每一天都在迎来新的变化,艺术创造出美丽的事物,接受艺术赋能的村民们如同一个个宝藏被挖掘出来,艺术振兴乡村的理想开花结果,诗画江南里的小乡村由内而外迸发出无限活力。

勇敢做“吃螃蟹的人”,乡建艺术家实现自我价值

中国有260多万个自然村,乡村振兴是关系到千村万户的命题,激发村民们的内生动力,挖掘村民们的潜在力量,才是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在《美美乡村》第一集里,小乡村艺术振兴的过程,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具有强参考价值的范本,证明了乡村艺术的内生创造力、强大生命力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

心灵手巧的村民们成为了“吃螃蟹的人”,他们用艺术改造家乡、建设家乡,不仅使村庄换上了美丽新颜,自己也从普通的村民,成为了“乡建艺术家”。乡村变美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村民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上也实现了精神富裕。

当乡建艺术家的代表们走出自己的村落,一路西行,走向对口帮扶的贵州晴隆和四川大凉山,艺术振兴乡村的实践由点及面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延展开来。

今晚,纪录片《美美乡村》将播出第二集《村民成了艺术家》。村民们将踏上定汪村回访之行,他们会展开怎样的回忆之旅?又会收获什么惊喜?艺术振兴乡村的力量是如何辐射到更遥远的土地?

今晚21:40浙江卫视,继续锁定《美美乡村》,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美丽乡村,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