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六部电影中,《人潮汹涌》最为低迷。它的票房一路垫底,仅勉强过亿。许多观众甚至不知道这部电影存在,或是在后台告知我们说:“附近没有排片。”粉丝留言表达了对此现象的不解。
刘德华、肖央和万茜主演,这部由饶晓志导演的新作,却未能获得良好的回响,让人感到遗憾。这并非因为《人潮汹涌》是一部烂片,而是其普通的片名和确实不错的情节让人怀疑它真正值得被忽略。
现在,当看到它在票房上遭遇巨大的滑坡,导演饶晓志在微博上求排片,我实在想出来说两句。
《人潮汹涌》的海报展现了一种皂滑弄人的风格,它确实是我春节档最期待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毕竟,导演饶晓志之前的一部作品——《无名之辈》,是我2018年最爱的影片。
但我也有些犹豫,因为导演饶晓志将他的暗黑底色应用到一个必须喜庆大红的大型春节电影中,他会如何拍出这样的作品?
进了影院,前三十分钟“摔伤失忆”“互换人生”的情节有些老套,但后半部分完全呈现松弛感。这是一出荒诞喜剧,一部氛围大于逻辑的电影,它让我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不觉得两个小时难熬,大笑着看完整场影片。
——等我观看完整个春节档6部电影,坐了几场“牢”,我才发现《人潮汹涌》的松弛观影体验多么难得。在一部喜剧中,松弛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故事简单,就像一匹大灰狼与一只小白兔互换生死彼此救赎。刘德华扮演那匹“狼”,他是刚完成杀人的交易顶尖杀手周全。而肖央则是那只“兔子”,他是一个未遂群众演员陈小萌。互换后失忆的人如何料理一个平凡生活,以及演技差的人如何好好地成为杀手,是开场笑料的核心。
刘德华角色认真自律努力生活,即使是龙套也尽力表现。他换了一份惨淡的人生,但身上却有一种落魄贵族气质,把肖央乱糟糟臭烘烘家收拾得井井有条。而肖央则诠释了一个又怂又蠢的小人物,即使暴富,也只是反复迎接失意,将生活带有花样地一次次搞砸。
双男主性格设定与原版日本电影《盗钥匙之法》基本相同,但是其他人物则充满了导 演个人风格,比如晖姐。她是一个唱着《胡广生》的黑道大姐,她买凶杀害别人人,但西南特有的喜感从她身上散发出来,从八岁开始被骗到大,一次次被骗,又一次次相信别人才有希望天下骗子死光光,只要这个善良粗野火锅店女老板的一个朴素愿望得到实现:
以晖姐为纽带,一起把两位男主拧在一起完成这段旅程。这也是映射了《人潮汹涌》的特色。虽然这是日本改编,但增加了非常多个个人趣味以及西南文化特色,并且以这些作为亮点或纽带。大胆地,《人潮汹涌》用买凶开头,在处处都是血肉模糊布景中,看最后,却发现根本没有坏蛋,只有荒诞喜剧和欢笑。
使用大量戏中的戏来维持这一股独特蔫坏气息。一出戏就像是连捅数刀的手法,“杀”掉一个人,这一幕被角落拍下,然后揭露的是一出戏中的戏。此外,还有一些结尾的小孩的一句“我咯”,影片戛然而止留下余味。一出接着一出的环环相扣,使你几乎意识不到原来这些老套的情节其实很入心,而且还意外愉快地跟着甩头。(就像是听探戈乐曲)
讲述喜剧,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节奏,让氛围流畅展开,这就是功力所在。饶晓志确实做得还可以。但即便说《无名之辈深刻》,这种空旷快乐还是更适合某些时刻。而本土笑话化用,如上海垃圾分类梗,你是什么垃圾啊?重庆火锅梗鸳鸯锅是我们对外地朋友最大尊重,以及四川方言翻译,都踩到了现场观众笑点,一落座基本响应所有。如果细究逻辑漏洞很多,但导 演给予我们的松弛气氛,即使忘记缺点,也能享受整体感觉上的快乐,只要记住离开时的心情内心就会明白:紧凑幽默、态度轻松,对于一部喜剧来说,比任何事情都强而已。
如果你能够从杂草式杂草荟萃中提炼自身想要传达的心理状态,如果能够一步步引向独立叙事重心,那就是解决问题的地方。但对于这样的一切挑战,我们不能再逃避下去,因为每当女主问周全准备好了迎接失忆前的自己的时候,他回答:“再不堪那也是我啊”。当周全询问女主感情生活时,她回答:“就差一点点”。
通过这些坚定的台词,《人潮汹涌》或许已经将故事想表达的心理状态传递给观众。我认为至少应该尝试一下去理解其中隐藏的情感深度,而不是单纯享受表面的欢笑。如果那样的话,也许会更容易找到答案:尽管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不可预测和可怕的事物;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勇敢面对那些无法挽回的事情,无论它们多么痛苦,因为正如我们说的那样,“再不堪那也是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