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定律:基因的分离与重组
亚历山大·加蒙特·门德尔是奥地利一位农家子弟,他对植物遗传有着深刻的兴趣。通过对豌豆等作物的繁殖实验,门德尔发现了遗传性状如何在父母之间分离并随机结合到下一代中的规律。他的研究成果被称为“孟德尔定律”,它揭示了基因是独立于彼此存在且可以以一定概率在交配中独立表现出来的。
门德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即每个生物携带两个等价基因,每个基因都有两种形式,这些形式分别称为先天类型和显性型。当先天类型与显性型相结合时,显性型将决定生物最终表达出的特征。在单一基因控制的情况下,门德尔还发现了一条简单而明确的继承规则,这就是现在所说的3:1比率法则。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显性突变体与野生型相交,那么75% 的后代会表现出突变体,而25% 会表现出野生型。
摩根定律:染色体结构
皮埃尔·保罗·摩根是一位法国自然科学家,他对细胞核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染色体行为和分裂过程的问题,并尝试通过观察来解答这些问题。摩根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详细描述了他对于精子的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摩根最著名的地道理论是在1900年发表的一个关于雄性的多数群体理论,该理论假设任何给定的新品种或物种都是由雄性的祖先产生的。如果这一理论正确,那么所有新的特征都必须来自于雄性,因为它们是唯一能够产生新的生命的事物。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女性同样能提供新特征,那么这个理论就不再成立,因此需要寻找其他更合适的解释。
柯林斯定律:染色质运动
威廉·巴蒂斯特·柯林斯是一位英国生物学家,他致力于探索染色质如何移动到细胞核边缘进行分裂。他的工作集中在理解这种运动背后的原因,以及该过程对于保持组织稳定的重要意义上。他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尽管相同数量但不同颜色的染色质参与到了每次分裂中,但总共仍然保持为原来的数量,这被认为是因为这两个类别互补且完全可交换。
柯林斯还注意到,当一种颜色的染色质占据优势位置时,它们似乎能够压倒另一种颜色的那些,从而导致一种颜色的愈发多样化。此外,他指出当只有一个或者少量同类染色质的时候,它们似乎没有能力阻止另一方获得足够数量,以便继续其进程。这引领他推断出DNA片段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或影响力,并且这些功能或影响力的比例可能会影响整个人群内各种事物发生变化的情况。